1. <nav id="c0veg"><video id="c0veg"></video></nav>
        您現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政務公開 > 政府工作報告 > 市政府工作報告
        索 引 號: pjsrmzf-2020-000058 主題分類: 市政府工作報告
        發文機關: 盤錦市政府 成文日期:
        標  題: 2020年 政府工作報告
        發文字號: 發布日期: 2020-01-14
        主 題 詞:

        2020年 政府工作報告

        發布時間:2020-01-14 瀏覽次數:3535

        2020年1月7日在盤錦市第八屆人民代表大會第四次會議上


          市長  湯方棟


        各位代表:

          現在,我代表盤錦市人民政府向大會報告工作,請予審議,并請市政協委員和其他列席同志提出意見。

          一、2019年工作回顧

          剛剛過去的一年,是全國上下喜慶新中國70華誕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重要一年。我們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踐行新發展理念,把握高質量發展要求,抓住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主線,緊緊圍繞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決策部署,統籌做好“六穩”工作,重實干、強執行、抓落實,較好地完成了市八屆人大三次會議確定的主要目標任務,書寫了盤錦全面振興全方位振興的嶄新篇章。

         ?。ㄒ唬┤薪洕3指哔|量發展態勢

          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總體向好。預計地區生產總值同比增長8%;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12%;固定資產投資下降5.2%;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完成148億元,增長9%;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449億元,增長7%;實際利用外資完成4.4億美元,增長72%;實際到位內資完成248.8億元,增長12.9%;進出口總額完成190億元,增長12.8%;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實現42050元、18420元,均增長7.5%。

          重大項目建設實現突破、前景看好。落實重大項目專班、領導定點聯系和項目管家制度,實施重點項目517個,其中新開工279個、續建238個,竣工253個??偼顿Y713億元的華錦阿美項目合資公司成立大會暨揭牌儀式隆重舉行,現已完成公司注冊,工藝技術招標等前期工作正在緊鑼密鼓進行??偼顿Y800億元的寶來巴賽爾項目合資合作諒解備忘錄及政府支持協議正式簽署,一期項目實現機械竣工??偼顿Y600億元的遼河儲氣庫群項目開工開鉆,闖出了資源型城市和企業創新轉型發展新路。盤錦建設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邁出關鍵步伐。

          央企民企外企共同發力、態勢良好。召開油地創新轉型發展聯席會議,建立定期協調會商機制,雙向解決油地相關問題,遼河油田連續34年保持千萬噸穩產;遼河石化年產40萬噸潤滑油高壓加氫項目竣工投產;華錦集團全年保持滿負荷生產運行,三家央企貢獻了40%的稅收。實施系列優惠政策支持民營企業發展,北燃公司、浩業化工進入2019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藍電子手機攝像頭馬達市場占有率居全國同行業之首。長春石化鋰電池銅箔加工項目投產運營并成功打入全球供應鏈。全年“個轉企”542戶、“小升規”42戶、“規升巨”5戶,10戶中小企業獲批省級以上“專精特新”企業稱號;民營企業實現稅收130億元,增長27%。各類市場主體總數達到11.4萬戶,增長7.2%。

          現代產業體系加速形成、結構趨好。向上爭取各類財政扶持資金115億元并充分釋放撬動效應。全面落實“鏈長制”促進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業投資占固投比重達到65%,工業對經濟增長貢獻率超過70%?,F代服務業融合發展,紅海灘風景廊道晉升為國家5A級景區,濕地觀光游、休閑度假游、冬季冰雪游和主題燈會游撐起旅游主打品牌,東北快遞物流園加速項目集聚和業務量提升,23個特色地產項目落地實施。狠抓閑置土地、廠房、樓宇清理處置促進存量資源資產有效利用,啟動于樓地區綜合開發盤活油田低效工礦地655畝。

         ?。ǘ┼l村振興戰略實施邁出堅實步伐

          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成功舉行。規劃建設鄉村振興產業園,策劃舉辦規劃設計、產業發展兩個論壇和農民豐收節,打造形成“產業園+博覽會”的盤錦模式,國內外500多家知名企業參展并簽訂合同金額達26億元,推動鄉村振興由建設優勢向產業優勢轉變。

          現代農業發展提速增效。創造性組建盤錦大米、盤錦河蟹兩大產業聯盟,形成“產業聯盟+基地+農戶”現代農業模式,實現龍頭企業加盟、土地規模經營、優良品種推廣、化肥農藥減量和農民收入增加的“一舉多贏”,集約經營土地53.9萬畝,帶動蟹稻綜合種養面積新增10.5萬畝、達到68.5萬畝,光合蟹業有限公司成為國家級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防汛防臺工作、灌區泵站改造、高標準農田建設成效顯著。糧食總產量達到118.6萬噸,實現“十六連豐”。9個名牌產品獲評“遼寧禮物”。我市蟬聯全省“大禹杯”競賽先進單位,盤錦成為全國率先基本實現主要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示范市、東北地區首個國家農產品質量安全市。

          美麗鄉村建設提檔升級。組織開展審計調研摸清底數,綜合實施農村改廁等人居環境整治五項工程,完成170多公里“四好農村路”建設任務,建成50個園林新村,41個行政村躋身省級美麗示范村行列。盤山縣、大洼區成為國家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專項項目縣(區),大洼區美麗鄉村標準化試點順利通過國家驗收。

          農業農村改革引向深入。土地三權分置改革有序推進,承包地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全面完成。在全省率先開展國有農用地定級及基準地價評估,實現抵押擔保融資12.4億元,農用地資產增值30%。國家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試點通過農業農村部組織的第三方評估。

         ?。ㄈ└母镩_放創新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深化重要領域改革增強發展活力。持續做好市級政府機構改革和事業單位改革“后半篇文章”,完成興隆臺區、大洼區部分街道行政區劃調整及縣區鎮街機構改革任務;五大領域及城市管理綜合行政執法改革啟動實施;經濟區(園區)完成管理體制、運行機制、人員編制優化調整。市屬國有企業實施管理體制創新、集團專業化重組、管理層級壓減和內設機構精簡等綜合改革,凈資產增長20%,資產負債率降低6.5個百分點;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啟動實施;廠辦大集體改革在全省率先完成。盤錦銀行改革、農信社改制取得明顯成效;注資5億元改制組建市融資擔保集團,注資3億元設立市科技融資擔保有限公司;金融機構本外幣貸款余額1158億元,增長20.9%。

          優化營商環境增強區域競爭力。嚴格執行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放管服”改革深入推進。取消和調整行政職權78項。政務服務平臺率先深度對接國家平臺,“多規合一”平臺在全省率先運行,公共信用信息平臺上線運行,政務服務標準化試點走在全省前列,一般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階段時限壓減至50個工作日內,“多證合一”“證照分離”改革使企業開辦時限壓縮50%;市縣兩級80%的政務服務事項實現網上辦,全部事項實現“只進一扇門”,600個高頻事項實現“最多跑一次”,清單內民生事項實現就近通辦或掌上辦,不動產登記在全省率先實現3日辦結或即時辦結。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減輕企業負擔41.7億元,調低城鎮土地使用稅標準每年可為企業減負1.8億元。常態化開展營商環境明察暗訪和8890平臺服務“好差評”,我市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名列前茅。

          擴大開放合作增強外向牽動力。積極融入國家重大開放戰略,盤錦成為國家中歐區域合作典型案例城市。遼東灣新區“港產城?!甭搫影l展形成新格局,開放合作龍頭引擎作用日益凸顯。拓寬型深水航道開工建設,國家進境糧食指定口岸正式獲批并投入使用,首艘遠洋糧食進口貨輪成功靠泊,港口吞吐量完成4700萬噸,增長15%。緊盯京津冀、長三角、成渝等重點地區,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全市新簽約注冊項目113個,引進各類人才3008名??偼顿Y43.9億元的37個“飛地項目”簽約落地。與無錫和營口、阜新等城市合作深入推進。

          提升創新水平增強科技支撐力。全市科技研發經費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到2.7%,居全省第一。海外學子盤錦創業行、遼寧盤錦科技成果對接會、清華大學博士生學術論壇等取得豐碩成果,與7家高等院校簽訂合作協議。新認定高新技術企業49家、科技型中小企業40家,實施重大技術攻關項目20項,科技成果轉化61項。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達到185億元,增長32%。袁隆平、劉維民、李亞棟3個院士專家團隊落戶我市,興隆臺區入選全省首批創新型試點城區,盤錦科技孵化器榮獲國家小微企業雙創示范基地和科技企業孵化器稱號,市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創建國家級高新區有望獲批。

         ?。ㄋ模┤蠊詰鹑〉藐P鍵進展

          精準幫扶更加深入。九項幫扶工程精準到位,全市低收入家庭同比減少249戶、639人,國標線以下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保持動態為零,提前一年完成省下達的247戶農村危房改造脫貧攻堅任務。成功舉辦全國貧困地區農產品博覽會。對口援助新疆和布克賽爾縣、錦州義縣工作扎實推進。

          風險防控再顯作為。出臺加強政府債務風險管控意見,化解政府到期債務297億元;盤山縣獲批全國建制縣隱性債務風險化解試點,爭取化債資金18億元。制定實施防范化解重大金融風險方案,妥善處置重點企業金融債務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底線。

          污染防治屢見成效。中央生態環保督察反饋意見26項整改任務、“回頭看”10項整改任務順利推進。嚴格落實河(湖)長制促進主要河流水質不斷改善,綜合施策推動環境空氣質量持續提升,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全面落實,生活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完成土建工程。繼大洼區之后,盤山縣、雙臺子區被生態環境部授予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區稱號,盤錦成為東北地區唯一的全國“無廢城市”建設試點市。

          “退養還濕”決戰決勝。推進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規劃調整,制定實施濕地保護總體規劃,開展紅海灘濕地修復試驗。綜合采取以打促穩、寬嚴相濟、刑民互補、行刑銜接、教育引導、困難救助、信訪穩控、政策扶持八項舉措,工作遍及12個省41個城市,經過一年多的艱苦奮戰,“退養還濕”退出養殖戶456戶、面積5.1萬畝,被圍海養殖“蠶食切碎”的濱海濕地正在加快修復,多年想解決而沒有解決的歷史遺留難題畫上圓滿句號。

         ?。ㄎ澹┏青l百姓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持續提升

          社保體系不斷完善。財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比重達到70%以上,10件民生實事全面完成。城鎮新增就業2.6萬人,登記失業率2.58%。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運行并實現財政補助和個人繳費標準“雙提升”,城鄉一體的居民低保標準提高7%,低保對象分類救助標準大幅提高。對全市殘疾兒童實施康復救助。城鎮職工養老金按時足額發放,城鄉社區養老設施實現全覆蓋。

          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增加公辦幼兒園學位3888個,義務教育階段公辦學校課后服務惠及8.7萬名學生,中小學教師“縣管校聘”改革全面實施,已評未聘的高級教師職稱待遇全部兌現,大工盤錦校區、盤職院產教融合發展實現突破,福德匯公司獲得第45屆世界技能大賽餐廳服務集訓優勝獎。市中心醫院人事薪酬制度改革激發員工活力動力,家庭醫生在線簽約服務率先啟動,市婦幼保健院建成使用,為城鎮低收入家庭和農村婦女免費開展“兩癌”篩查,雙臺子區晉升為國家健康促進示范區,25個城鎮通過國家衛生城鎮創建技術評估。市第八屆運動會、“紅馬賽”成功舉辦,市民徒步大會、全民健跑大會等掀起全民健身熱潮。市融媒體中心啟動建設?!靶〖t樓”獲批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4個項目通過省非遺評審,我市成為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范區。

          城市環境更加宜居。啟動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實施路網、管網改造聯通工程完善地上地下功能。綜合開展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馬路市場清理行動提升城市形象。湖濱公園清淤改造高標準完成,百公里綠道系統實現閉環貫通,新增城市綠地94公頃,城鄉植樹造林190萬株。城鄉客運公交一體化改造基本完成,初步實現全域公交聯網運營。解決1382戶居民回遷難、4.8萬戶不動產登記難問題,兩年圓滿完成2110戶和6.9萬戶“兩清零”目標。73%的居民小區實現物業管理標準化。落實國家節水行動,城市自來水階梯價格調整開始實行,全社會節水意識不斷提高。加強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促進市民素質提升。全國文明城市創建工作通過國家實測。

          社會治理扎實有效。建立網格員、“片長管家”和社區居民共治機制,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圓滿完成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系列活動安保維穩工作?!皰吆诔龕骸倍窢幋虻艉趷簣F伙19個、抓獲犯罪嫌疑人142人。信訪矛盾減存控增攻堅計劃省臺賬交辦案件化解率達到99.3%;成立市人民調解中心,各級調解組織共調解糾紛1567件;為6752名農民工討薪1.6億元。深化應急管理體制改革,整合優化應急救援體系,強化重點行業領域安全監管,危貨運輸車輛智能監管實現全覆蓋,安全生產形勢持續穩定。制定實施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與市場準入規定,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工作順利推進。

         ?。┱陨斫ㄔO不斷改進和加強

          高質量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實現了理論學習有收獲、思想政治受洗禮、干事創業敢擔當、為民服務解難題、清正廉潔作表率的預期目標。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以全會精神為指導加強政府制度創新和治理能力建設。政府工作標準化規范化系列化全面推進,有效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政府自身建設進一步嚴起來、緊起來、實起來、強起來。

          堅持把開展“重強抓”專項行動作為提高治理效能的總抓手,實行月調度、季推進、嚴督考工作機制,努力做到統籌、精準、較真,完成283項年度任務。盤山縣利用鄉村振興專項債券擴大有效投資的做法受到國務院第六次大督查通報表揚。

          推進科學、民主、依法行政,自覺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法律監督、工作監督,提請審議制定文明促進條例,76件市人大代表建議全部辦結;主動接受市政協民主監督,149件政協提案辦理完畢。嚴格落實合法性審查、集體討論決策等制度。注重發揮審計監督作用,達到了發現問題、規范管理、完善制度、構建長效機制的目的。強化底線思維,發揚斗爭精神,依法破解了一批阻礙改革發展穩定、群眾最急最憂最盼、有違公平正義的重點難點問題。

          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出臺市本級財政資金管理、財政預算管理績效考核兩個辦法,壓減支出、提高效益雙管齊下,市直單位部門項目支出在年初預算壓減10%的基礎上再壓減10%。出臺創新公共資源交易系列管理辦法,工程建設等領域招投標全面規范。機關事務管理標準化成為國家試點。啟動“十四五”規劃編制工作。國防動員、雙擁共建、退役軍人事務工作深入開展。婦女兒童、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人民防空、檢驗檢測、殘疾人、紅十字、檔案等工作取得新進步。

          各位代表!2019年的成績來之不易。在此,我代表盤錦市人民政府,向全市人民,向各位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向各民主黨派、工商聯、無黨派人士和各人民團體,向離退休老同志,致以崇高的敬意!向駐盤部隊指戰員、武警官兵、公安干警、消防救援隊員,向遼河油田、華錦集團、遼河石化等中省直駐盤單位干部職工,致以誠摯的問候!向所有關心支持盤錦發展的各界人士,致以衷心的感謝!

          回顧過去一年的工作,按照市委全會關于“三個對標”的分析判斷來審視,我們還面臨一些突出的矛盾和問題。主要表現在:有效投資增長下滑,項目儲備不足;實體經濟發展面臨不少困難,民營經濟發展不充分;政府性債務、安全生產等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教育、醫療、社保等方面供給與人民群眾期盼仍有差距;一些干部思想解放不夠、創新意識不強、擔當精神不足、抓落實作風不硬、專業化水平不高,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仍需加大力度。對此,我們要采取有力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二、2020年工作安排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將同全國各族人民一道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為“十四五”發展和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打好基礎。

          今年政府工作的總體要求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東北、遼寧振興發展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認真落實中央支持東北地區深化改革創新推動高質量發展的意見,按照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經濟工作會議、市委七屆十二次全會暨市委經濟工作會議部署要求,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堅持以改革開放為動力,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決打贏三大攻堅戰,全面做好“六穩”工作,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加強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確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圓滿收官,得到人民認可、經得起歷史檢驗。

          今年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7%,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7%,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9%,固定資產投資增長7%,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6%,到位內資外資分別增長10%,進出口總額增長10%,城鄉居民收入與經濟增長保持同步,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3%以內。

          做好今年工作,我們要注重把握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堅持以黨的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統一思想行動。聚焦全會確定的主軸主線和主要任務,對照根本制度、基本制度、重要制度,繼續全面深化改革,既要排查梳理已出臺的各項改革任務完成情況,又要把新部署的重要改革舉措落實到政府工作的各領域各方面,貫穿于政府治理的全過程,努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治理效能。

          第二,堅持以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精神指導振興實踐。把握中央關于“四個必須”的重要認識,貫徹習近平總書記“決不能再回到簡單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論英雄的老路上去,決不能再回到以破壞環境為代價搞所謂發展的做法上去,更不能再回到粗放式發展的模式上去”的明確要求,樹立全局、系統觀念,堅持穩字當頭,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在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持續用力,在多重目標中尋求動態平衡,繼續抓重點、補短板、強弱項,著力解決各種不平衡不充分問題,確保經濟實現量的合理增長和質的穩步提升。

          第三,堅持以“十四五”規劃編制引領改革發展。貫徹習近平總書記在東北三省考察回訪調研報告上的重要批示精神,著眼新時代東北、遼寧全面振興大業,從維護“五大安全”戰略高度,從形成優勢互補、高質量發展的區域經濟布局大局出發,大力解放思想、切實轉變觀念,在國家和省“十四五”發展定位中找準盤錦位置、講好盤錦故事、做好盤錦工作,謀劃好未來五年發展基本思路、原則導向、目標任務,做實重大政策、重大舉措、重大工程、重大項目等戰略支撐,描繪好“十四五”宏偉藍圖。

          第四,堅持以“重強抓”專項行動保證工作落實。把貫徹新發展理念作為檢驗各級領導干部的重要尺度,緊扣市委全會明確的“五個方面啟示”和“七個堅持”的安排部署,持續圍繞“重強抓”專項行動謀發展、推工作、轉作風,完善擔當作為激勵機制,促進各級干部胸中有全局、干事有切口、創業有精氣神,以新姿態踏上歷史新征程,以真功夫推動工作真落地,以硬招數完成攻堅硬任務。

          重點做好以下八個方面工作。

         ?。ㄒ唬┴瀼芈鋵嵭掳l展理念,推動爭當高質量發展領跑者取得新進展。健全推動發展先進制造業、振興實體經濟的體制機制,抓項目擴投資促消費做大總量,抓創新促升級強產業提高質量,加快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

          全力抓投資穩增長。把項目建設作為經濟工作的“牛鼻子”,堅持內資外資、國資民資、三次產業、存量增量一起抓,形成競相上項目增投資的強勁態勢。研究吃透中央和省相關政策文件精神,包裝實施一批先進制造、基礎設施、災害防治、市政管網、民生建設等領域工程項目,積極爭取上級支持。開展好閑置資源資產清理盤活,促進低效存量轉化為優質增量。推進經濟區(園區)持續創新體制機制、完善設施功能、強化安全環保,增強綜合承載能力。全年實施重點項目503個,其中新開工268個、續建235個,竣工100個。

          全力調結構增后勁。推進光學電子產業基地、中科曙光研發中心等項目建設,發展壯大電子信息、人工智能、生物科技、新材料、新能源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實施產業基礎再造、產業鏈提升工程,竣工10個重點技術改造項目,引進20個產業鏈延伸項目,培育一批“專精特新”企業。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推進國家全域旅游示范縣區創建工作,更大力度做優叫響紅海灘風景廊道5A級景區品牌,新增4A級景區1個、3A級景區2個,辦好冰凌穿越挑戰賽,舉辦系列主題活動,形成旅游與文化等產業深度融合的“旅游+”綜合優勢,旅游總收入和旅游人次分別增長15%以上;開展促進消費行動計劃,完成3條省級特色步行街改造提升,打造5個夜間消費街區;規范房地產開發,大力發展租賃住房,保持房地產業平穩健康發展。

          全力抓創新轉動能。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推進創新型城市建設,全市科技進步貢獻率達到60%,科技研發經費投入強度達到2.5%,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增長20%以上。實施科技興企行動,新增高新技術企業15家、科技型中小企業30家。加強產校地企融協同發展和市院戰略合作,強化創新人才培養、引進和激勵,推動60項科技成果轉化應用。落實知識產權創造運用鼓勵政策,確保知識產權試點市創建工作通過國家考核驗收。

         ?。ǘ┘涌鞂嵤┲卮箜椖?,推動世界級石化產業基地建設實現新突破。堅持產業為先、項目為王,落實全省石化產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方案,著力抓好龍頭項目建設,向著世界級產業基地目標沖刺。

          促進油地深度融合共建。全力支持遼河油田千萬噸油、百億方氣的“千百”戰略實施,積極為遼河儲氣庫群項目加快建設創造條件,確??偼顿Y10億元的雷61儲氣庫項目竣工投產,及時協商解決好油地共建相關問題,朝著2025年形成64.8億方、2035年形成115億方工作氣量的目標奮進,打造京津冀及東北地區天然氣調峰中心。

          加快寶來巴賽爾項目建設。確保一期項目投產達效,推動二期項目開工建設,支持寶來集團與營口仙人島港區、化工園區戰略合作,力爭到2025年打造成為世界級聚烯烴、化學品生產基地。

          推進華錦阿美項目建設。完成總體設計和項目工藝包采購,啟動基礎設計等工作,力爭年內早日開工建設,盡快形成年產1500萬噸煉油、150萬噸乙烯、130萬噸對二甲苯的生產能力。

          抓好精深加工項目建設。落實“項目管家+鏈長制”管理模式,狠抓浩業化工渣油深加工等40個石化精深加工項目,強化中小項目精準服務,推動裝備制造、檢驗檢測、化工物流、交易平臺等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提高石化產業整體競爭力。

         ?。ㄈ┲ι罨攸c領域改革,推動營商環境最優市建設樹起新形象。落實優化營商環境條例,打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讓各類市場主體在科技創新和市場競爭的第一線奮勇拼搏。

          加大“放管服”改革力度。做好承接國家和省下放權力的規范運行工作。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嚴格市場監管、質量監管、安全監管、信用監管。加強信息系統整合共享推進全國全省一體化政務服務平臺規范運行,全面實施“證照分離”,依法清理各類證明事項,集成聯動推進“一網一門一次”改革,在“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辦事不求人”方面取得更大成效。積極做好國家和省營商環境評價工作,常態化開展明察暗訪和8890平臺好差評。

          加大國資國企改革力度。制定實施國企改革行動方案,精準謀劃、因企施策推進國資國企改革發展實現新突破。構建形成以“管資本”為主的國有資產監管體制,做強做優做大國有資本。全面完成國有企業退休人員社會化管理任務。推進市屬國有企業集團完善法人治理結構,積極穩妥開展股權多元化和混合所有制改革、“三項制度”改革,促進企業搞活降本增效、資產保值增值、職工收入增加。重點市屬國有企業營業收入、利潤、上繳國有資本收益均增長10%以上。

          加大民營經濟支持力度。貫徹關于營造更好發展環境支持民營企業改革發展的意見,落實國家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政策,健全支持民營企業、中小企業發展制度,在市場準入、審批許可、公共資源交易等方面為民營企業打造公平競爭環境。堅持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聯動,政府帶頭兌現依法作出的承諾、履行合同約定的合法義務,完成拖欠民營企業賬款清理任務。促進500戶個體工商戶升級為企業、30戶小微企業升級為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積極培育超億元“小巨人”企業,推動大眾創業萬眾創新上水平。

          加大金融機構改革力度。促進盤錦銀行增資擴股、實現跨區域經營,支持農信社改制為市農商行,加快打造AA+平臺,支持企業利用資本市場加快發展。完善銀企對接長效機制,充分發揮市融資擔保集團、市科技融資擔保公司以及涉農創業擔保貸款等政府增信作用,引導金融機構試點推廣金融新產品,破解企業融資難融資貴問題。

         ?。ㄋ模┓e極融入共建“一帶一路”,推動開放合作形成新格局。健全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體制機制,深度對接國家區域發展戰略,立足遼寧“一體兩翼”開放布局謀劃推動區域協同發展,奮力打造對外開放新前沿。

          持續推進遼東灣新區開發開放。舉全市之力支持遼東灣新區開發建設,確保益海嘉里食用油等13個項目竣工投產,推動京糧集團糧食物流基地等13個項目開工建設,爭取英國威格斯聚醚醚酮等20個項目簽約落地。新區固定資產投資增長10%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15%以上,主要經濟指標走在全省國家級開發區前列。

          持續完善港口集疏運體系。推進實施全市綜合立體交通網規劃,積極參與全省港口整合,促進東西港區融合發展,確保拓寬型深水航道主體工程基本完工,力爭8個泊位通過國家開放驗收;加快推進港區鐵路專用線建設,謀劃建設阜盤鐵路,啟動港區多式聯運樞紐站項目;探索開展保稅物流中心混油和離岸直供等業務,復制推廣國家和省自貿區改革創新經驗,推進國際貿易“單一窗口”建設,盤錦港吞吐量突破5000萬噸。

          持續深化區域協同發展。緊盯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以及日韓、歐美等地區和國家,力爭在精準招商、產業鏈招商、以商招商和招才引智上實現更大突破。做好與江蘇無錫、海南三亞的交流合作,深化與營口、錦州、阜新等省內城市的協同協作。引進落地一批“飛地經濟”項目。全市簽約注冊項目超過100個,培育和引進各類人才3000人。

          持續穩定外貿增長。落實國家關于推進貿易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推動制造業、服務業、農業擴大開放,促進對外貿易穩中提質。支持石化等外貿骨干企業鞏固傳統市場、開拓多元化出口市場,擴大原油等資源性產品進口,支持先進技術和設備等進口。抓好華錦集團哈薩克斯坦化肥生產基地、天意公司俄羅斯技術服務中心等項目落實落地。

         ?。ㄎ澹┥钊雽嵤┼l村振興戰略,推動“三農”工作邁上新臺階。貫徹中央農村工作會議精神,落實農業農村優先發展總方針,推進鄉村振興戰略規劃實施,提高城鄉融合發展水平。

          加快現代農業發展。促進鄉村振興產業園項目集聚,辦好第二屆鄉村振興產業博覽會,打造集會展經濟、創新創業、專業市場于一體的鄉村振興產業集聚區。進一步做大做強兩大產業聯盟,主攻蟹米產業集團組建、產業發展基金設立兩個重點,強化品牌培育、優質優價、帶動農戶三個導向,促進產業聯盟成為現代農業發展的主力軍。推動長壽樂大米深加工、開味泡菜等產業化龍頭項目加快建設。實施智慧農業工程和“互聯網+”現代農業行動,啟動農產品倉儲保鮮冷鏈物流設施建設工程。加大灌區改造等水利建設力度。新增高標準農田12萬畝以上,化肥農藥使用量分別下降5%和10%,蟹稻綜合種養面積達到75萬畝。

          加快宜居鄉村建設。抓好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五項工程,完成5萬戶改廁任務,推進130個村級小污設施建成穩定運行。有序開展農村住房建設試點。完善農村飲水鞏固提升工程,實現24小時供水。實施庫盤線、莊西線等中修工程,打造“四好農村路”150公里。實施鄉村綠化提檔升級工程,建設園林新村22個,確保農村植樹造林30萬株。

          加快農村改革步伐。扎實做好保持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第二輪承包到期后再延長三十年的系列工作。深入推進農村土地“三權分置”改革、農墾土地改革和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探索實施農村宅基地和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改革,完善鄉村產業發展用地政策,大力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步ü蚕砩鷳B文明,推動美麗盤錦建設步入新階段。實行最嚴格的生態環境保護制度,建立健全資源高效利用、生態保護修復制度,嚴明生態環境保護責任制度,做大紅海灘,唱響蘆葦蕩。

          做好國土空間規劃編制工作??茖W劃定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三條控制線,高標準完成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編制,統籌山水林田湖草一體化保護和修復。

          爭創全國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完成生態制度、生態安全、生態空間等6大領域創建任務,確保37項指標全部達標,順利通過國家生態環境部技術驗收,爭創全省首個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市。

          完成國際濕地城市認證申報工作。加快自然保護地優化整合,科學劃定遼河口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功能分區,強化核心保護區封閉管理;實施“藍色海灣”整治行動,推進紅海灘濕地規模性修復試驗、引濕入城和城區小微濕地建設,爭取國際濕地城市認證各項指標全面通過國家評審。

          推開國家“無廢城市”試點工作。高標準完成油污泥綜合處置利用、建筑垃圾有效利用、秸稈高值化利用、生活垃圾焚燒發電等28項工程建設,42項創建指標全部達標,打造形成無廢礦區、石化產業綠色發展、城鄉固廢減量處置和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等四個樣板,普遍實行垃圾分類和資源化利用制度,構建“無廢城市”的盤錦模式。

          加快生態宜居城市建設。高效組織城鄉公交聯網運營,爭創國家公交都市。實現出租車智能監管全覆蓋。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工程,推進物業管理標準化。強化節能城市建設,提升綠色建筑水平。續建提升城市綠道系統鄉村段,立足街路、公園等重點部位實施見縫插綠工程。強力推進市容市貌整治12個專項行動。依托新型智慧城市建設平臺強化精細管理,有序推進5G商用,更多運用區塊鏈、物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等技術手段創新管理和服務,突出抓好“城市管理一張圖”項目實施。推進遼西北(盤錦)應急供水工程建設,保障發展用水;開展節水行動,編制實施工業、農業、居民節水規劃和管理辦法。全面落實文明行為促進條例,常態化擦亮、永久性守住全國文明城市這個金字招牌。

         ?。ㄆ撸^力決勝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推動全市人民過上更加美好新生活。不斷完善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制度,注重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量力而行、盡力而為辦好重點民生實事。

          實施就業優先政策。健全高質量就業促進機制,建立創業帶動就業、多渠道靈活就業機制,創造更多就業崗位,抓好重點群體就業,保持零就業家庭動態為零。完成城鄉居民和各類群體增收三年行動計劃,居民收入水平持續走在全省前列。貫徹落實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做好農民工工作,依法根治欠薪問題。

          提高社會保障水平。做好基本養老保險省級統籌和全國統籌的前期準備工作;完善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突出抓好遼河康養中心項目建設,推進養老服務標準化,提高養老服務質量。深化“三醫聯動”改革,實現城鄉居民醫保制度整合后的規范化運行,實施城鄉居民高血壓、糖尿病門診用藥保障政策,加快落實異地就醫結算制度。健全婦女兒童、殘疾人關愛服務體系。完善各類社會保險轉移接續制度。

          創新公共服務供給。加大公辦幼兒園建設力度,新增3200個公辦學位;落實新時代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出臺完善新的中考招生政策,促進義務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同步高質量發展;支持大工盤錦校區提升辦學水平,以盤職院為龍頭抓好職業技能培訓基地建設,推進產教融合、校企合作實現突破;加強師德師風建設,“縣管校聘”改革取得更明顯成效。啟動實施市中醫院移址新建項目,完成市精神病醫院建設工程,開展“大病不出縣”攻堅行動,強化重大傳染病防控,全面開展國家健康促進示范縣區創建工作,確保順利通過國家衛生城市復檢。推行殯葬服務改革。強化食品藥品安全監管,確保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市創建通過省級驗收。辦好“紅馬賽”及各類群眾性體育活動促進體育健身產業市場化發展。積極創建國家文化消費試點市,確保市融媒體中心建成投運,全年文化惠民演出300場以上。

          完善社會治理體系。構建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社會治理制度,打造更高水平的平安盤錦。完善城鄉基層治理體系,推行“街長制”,做強網格管理系統,健全社區管理和服務機制,做好行政區劃調整后的優化整合工作。推廣新時代“楓橋經驗”,完善信訪制度和人民調解、行政調解、司法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完成省減存控增三年攻堅計劃。深化新時代公安改革創新,完善社會治安防控體系,保持打擊違法犯罪的高壓態勢。確保掃黑除惡專項斗爭取得全面勝利。落實安全生產責任和管理制度,加強應急管理體系和能力建設,不斷強化安全風險排查整治、崗位安全生產演練和企業應急救援演練,提高防災減災救災能力。深入開展雙擁共建,完善退役軍人事務工作體系,全力爭取蟬聯全國雙擁模范城。做好“七五”普法、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加強民族宗教、外事僑務以及紅十字、氣象、檔案等工作。

          打好三大攻堅戰。提高對低收入群體在就業、教育、醫療等方面的精準分類幫扶水平,加大對盤山縣“西三場”地區幫扶支持力度,全面完成精準幫扶任務;繼續做好援疆和省內對口幫扶工作。實施控煤、治企等6項舉措打好藍天保衛戰,優良天數比例達到80%以上;以嚴實的河(湖)長制打好碧水保衛戰,推進遼河綜合治理及8個污水處理廠改造建設、農村飲用水源地保護等工程,建設一批城市雨污分流工程、排水防澇工程,確保5個國控斷面水質全面達標;落實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打好凈土保衛戰;突出精準治污、科學治污、依法治污,全面完成中央環保督察等反饋意見整改任務,實現污染防治攻堅戰階段性目標。落實國家和省相關政策措施控增量、化存量,有效防控政府性債務風險,統籌防范化解金融風險、企業和社會領域風險,牢牢守住各類風險底線。

         ?。ò耍┤婕訌娭贫葎撔潞椭卫砟芰ㄔO,推動政府治理展現新氣象。著力構建職責明確、依法行政的政府治理體系,建設學習型、創新型、服務型、廉潔型、和諧型“五型機關”。

          我們要忠誠履職,不做政治麻木、辦事糊涂的昏官。堅守初心使命,增強“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黨的領導落實到政府工作各個方面,推進政府機構職能優化協同高效,健全部門協調配合機制,確保國家和省、市決策部署落到實處,決不允許虛與委蛇、自行其是、各自為政,決不允許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決不允許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先斬后奏。

          我們要依法履職,不做目無法紀、肆意妄為的蠻官。依法接受市人大及其常委會的法律監督、工作監督,自覺接受市政協的民主監督,主動接受社會輿論監督,推進依法行政,建設法治政府,提高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應對風險的能力,決不允許有法不依、執法不嚴、違法不究,決不允許知法犯法、以言代法、以權壓法,決不允許逐利違法、徇私枉法。

          我們要為民履職,不做飽食終日、無所用心的懶官。千方百計把統籌城鄉的民生保障網織密扎牢,全心全意把人民群眾最關切最期盼的事情抓實辦好,傾情傾力解民憂、紓民怨、暖民心,決不允許漠視百姓疾苦、損害群眾利益,決不允許為民服務不實在、不上心、不盡力,決不允許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政績工程”“面子工程”。

          我們要實干履職,不做推諉扯皮、不思進取的庸官。踐行嚴格要求、認真負責、精益求精、細致入微、雷厲風行、鍥而不舍的工作標準,力行“三清單、三制度”權責體系,工作不抓精細不放過、不抓到底不松手、不達目的不罷休,以“趕考”“答卷”的敬畏之心,以無怨無悔、無私奉獻的境界情懷,以兢兢業業、竭盡全力的奮斗姿態,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決不允許只想當官不想作為、只想攬權不想擔責,決不允許碰到問題往上推脫、落實責任向下甩鍋,決不允許口號喊得震天響、落實起來輕飄飄。

          我們要廉潔履職,不做以權謀私、蛻化變質的貪官。養成嚴格按照制度履行職責、行使權力、開展工作的習慣,提高運用制度干事創業的能力,嚴格機構編制管理,完善落實標準科學、規范透明、約束有力的預算制度,堅決壓縮一般性支出,全力保障“三?!敝С?,決不允許大手大腳、鋪張浪費、揮霍無度,決不允許違規批錢批物批項目、濫用職權謀取私利,決不允許搞“暗箱操作”、破壞公平和正義。

          各位代表!時代賦予重任,奮斗成就夢想。讓我們更加緊密地團結在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在省委、省政府和市委的堅強領導下,堅守初心、勇擔使命,砥礪前行、埋頭苦干,全面完成各項目標任務,為奪取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偉大勝利、開啟盤錦現代化建設新征程而努力奮斗!

          

        久久性爱A片免费观看
          1. <nav id="c0veg"><video id="c0veg"></video></nav>